2017年终盘点 留学签证变化多
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已成为第一大国际生源国,每年为国际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留学生。而各国为吸引中国留学生,亦不断调整对华留学政策,频频释放利好消息,在留学类签证上大开方便之门,不过也不乏一些利空签证消息,下面一起来梳理一下2017年各国的留学类签证政策。
美国:特朗普政府加强H-1B签证审查
根据USCIS的数据,美国政府正通过“要求进一步证据”(RFE)的方式,更严格的审查H-1B签证申请。与去年相比,尽管H-1B总申请数量减少,但H-1B签证申请的RFE数量增加了44%。
H-1B签证被技术公司大量使用,这其中包括外包公司。企业称,他们需要H-1B签证来雇佣关键岗位的人员,但是批评者认为这让美国人失去工作。
H-1B申请中最低薪资职位的申请人正受到特别的审查,政府怀疑这些外国人是否具有所需的专业技能。其中一个重点是计算机程序员是否符合签证资格。很多程序员岗位的申请人的申请遭到了拒绝。
英国:新增23所高校放宽留学生签证
2017年12月18日,英国内政部宣布,在现有4所大学基础上新增23所大学,简化其国际学生申请研究生签证流程,同时延长他们毕业后的签证有效期。
根据这项政策,在2018到2019学年期间就读上述27所英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课程,且课程时长不超过13个月的学生,可由校方负责签证审查,并能获得比就读课程时长多6个月的签证。这一做法不仅简化了国际学生就读英国高校研究生的申请程序,而且为其毕业后就地找工作提供了时间便利。
从2016年开始,英国剑桥大学、牛津大学、帝国理工学院、巴斯大学等4所高校率先试行留学生签证放宽政策。如今,跟进的23所高校包括爱丁堡大学、格拉斯哥大学、卡迪夫大学、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、曼彻斯特大学、南安普敦大学等,覆盖英格兰、苏格兰、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。
澳洲:澳洲签证新规这些行为会取消签证
2017年11月18日之后持有临时签证者会受到以下三项条款的约束:8303条款:签证持有人不得有危害或威胁他人的行为,不得有危害社区安全的行为;
8304条款:签证持有人必须在所有澳大利亚的官方证件中使用一致的名字。若有更名,须尽快告知,并且尽全力通知到位。
8564条款:签证持有人不能参与犯罪行为。
这三项条款针对了包括学生签证、旅游签证等在内的大部分临时签证,如果持有人违反以上条款,那么移民局会考虑取消签证……阔怕!
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8303条款。8303想告诉大家,在澳洲不要太随意,每位留学生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国家的形象,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签证被取消。
根据8303条款,如果有明确证据表明小A以骚扰、跟踪、恐吓或其他方式威胁小B,也许小A不会受到刑事处分,但是他的签证就不好说了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在公共场合、网络上以宗教、性别、种族等问题对其他个人和团体进行诽谤也是不允许的:
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智能手机,别让它说一些不该说的话,让自己的签证因手机受到牵连;如果有人在推特、facebook、微信等社交软件上恐吓你,大可以留下证据好好“回报”一下对方啦~
虽然签证持有人被认定违反了8303条款,移民局人员也可以保留其签证、不予取消,但是签证条款的红线我们还是不要去触碰,毕竟代价太大。在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,澳洲共有 47000个签证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,其中就包括违反签证条款的要求。
新西兰:技术移民和技术类工作签证开始实施
新西兰政府当地时间17日下午宣布,从8月28日开始实施技术移民和技术类工作签证新政。届时,相关收入门槛正式投入使用。
最新公布的新西兰技术移民申请标准,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相同,具体的调整包括:
1、引入薪酬收入标准,以定义技术类就业。
2、增加对过往技术工作经验的加分。
3、对年龄在30到39岁的申请者,相应提高年龄加分。
4、增加level 9和level 10学历的加分。
5、绝对技能短缺学历加分,未来发展行业的技能就业、工作经验和学历加分,新西兰近亲加分。
新西兰移民局强调,对申请者的健康、品行和英语能力要求没有任何改变。
这次技术移民新政最大的亮点,是引入收入门槛,并以此作为判断技术就业的标准。新西兰移民局表示,收入标准会在每年11月根据新西兰整体收入水平进行调整。
爱尔兰:修改毕业签证制度
爱尔兰司法和平等权益部部长弗朗西斯·菲茨杰拉德和教育与技能部部长理查德·布鲁顿宣布修改爱尔兰毕业签证制度。作为爱尔兰国际教育战略中的一项重要行动,此次毕业签证制度修改,旨在为优秀的非欧盟毕业生提供在爱尔兰工作的机会,同时也为爱尔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动力。
据悉,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获得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中的第9级证书或以上级别证书的毕业生,有权申请两年的居住权和在该国工作的权利(包括硕士、博士等)。同时,获得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中第8级证书的毕业生有权申请一年的居住权和在该国工作的权利。
国际学校热门名校一站式升学
咨询电话: 400-900-8516
声明: 本文来自国际教育网自媒体,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。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举报。